首页
│
港股
│
期货期权
│
权证
│
ETF
│
A股
│
外汇
│
环球基金
│
香港脉搏
│
香港好去处
串流版
用户登入
产品简介
申请服务
新增功能
客务支援
│
中国香港站
│官方微博:
外汇
www.etnetchina.com.cn
loading...
外汇首页
名家论汇
乾坤教室
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
首页
>
外汇
>
名家论汇
> 《广汇论势-郑广复》英伦银行料稳步加息,镑汇值博上望1.40
名家论汇
《广汇论势-郑广复》英伦银行料稳步加息,镑汇值博上望1.40
2022/06/15 15:55
打印本文章
《广汇论势》今晚(15日)美国联储局公开市场委员会(FOMC)将会公布议息结果,
预期加息半厘,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范围上调到1.25至1.5厘。不过,近日市场有声明指
,联储局可能在今次会议加息0.75厘,原因是美国5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(CPI),按年
升幅由4月份的8.3%扩大到8.6%。
另外,昨天(14日)美国劳工部公布,5月份整体生产者物价指数(PPI)按年上升
10.8%,升幅较4月份的10.9%轻微放缓;按月升幅则由0.4%扩大到0.8%,核
心PPI按年升幅由8.6%放缓至8.3%,按月升幅则由0.2%扩大到0.5%。劳工部
指出,PPI之中70%升幅来自能源类别,而40%升幅则来自汽油,由此可见,高油价仍然
是美国以至环球高通胀的主要原因。
*高油价致经济衰退一拍两散*
正因如此,市场有不少声音认为,联储局加息不能令油价下跌,因为高油价是供不应求导致
。不过,相信无人够胆反驳通胀乃货币现象的论述,环球央行的加息及逐步结束宽松货币措施,
当利率升至某一高度,最终都会令消费者减少开支、增加储蓄,此外亦会增加企业借贷成本,经
营者一是接受利润下降,否则就要将额外的成本转嫁予消费者,这可能导致需求减少,企业最终
要降低产能,甚至裁员,这将导致消费主导的美国经济陷入衰退。如此,在原材料需求减少之下
,届时原油的供不应求情况将会变成供过于求,油价还可以上升吗?
至于近期有声音认为,联储局将于今次会议加息0.75厘,我认为可能性不大。纵使美国
5月份通胀率大于预期,但这「预期」是市场的观点而非联储局,因为当局不会根据每个月的数
据变化去不断修订货币政策(否则好唔得闲),8.6%的通胀率亦应在联储局的预测范围。此
外,鲍威尔早前已表明联储局在6、7月份倾向各加息半厘,当局有何必要因为通胀扩大了
0.3个百分点,而必须在今次会议多上调0.25个百分点。要追贴通胀?即使加息1厘,联
邦基金利率仍然远低于通胀率!
*非美货币慎防挟淡仓*
此外,若然市场认为联储局加息无助压低油价(但油价是推高通胀的主因),那为何又认为
联储局要加大加息幅度,这不是自打嘴巴吗?更何况,联储局根本不需要在今次会议加息
0.75厘,亦可以达到震慑市场的效果,就是在最新经济预测中预示未来会加大加息幅度。然
而,一旦联储局宣布仅加息半厘,这个结果就可以被演绎成加息幅度未如预期,成为市场挟非美
货币淡仓的藉口。
*英国劳工紧绌情况有望改善*
昨天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,2至4月份失业率微升0.1个百分点至3.8%,
而今年1至3月份的就业人口则较去年12月至今年2月大幅增加17.7万,远超市场预期的
10.5万,5月份申领失业救济人数减少1.97万,少过预期的减少4.94万。此外,今
年2至4月的薪酬按年上升6.8%,低于1至3月的7%升幅。上述数据反映英国劳工市场紧
绌的情况有纾缓迹象,可望避免由薪酬上升引发的螺旋式通胀。
虽说失业率上升,但仍然是超过40年来最低水平,首季GDP季度增速虽亦大幅放缓至
0.8%,但绝对好过美国首季GDP收缩1.5%。另外,英国4月份通胀率升至9%的
1982年以来最高。数据绝对支持英伦银行(BOE)稳步加息,在压抑通胀之馀,亦可避免
冲击经济增长。明天(16日)BOE将会公布议息结果,预期加息0.25厘,指标利率升至
1.25厘。《彭博》的调查中位数显示,经济师预期英国指标利率将于今年底升至1.75厘
,明年第二季升至2厘后见顶。
*英镑处1.205横行区底难大跌*
英镑兑美元在4月下旬失守1.27后,5月份两度反弹分别受制于1.2640及
1.2670,6月初窄幅整固后,上周五(10日)美国公布的5月份通胀率再创逾40年新
高,刺激美元汇价全面走强,主要非美货币急跌,其中英镑兑美元失守1.25,低见
1.2300,踏入本周后仍未止跌,昨天又遭受美国5月份PPI的冲击,一度跌穿1.20
长期心理关口,并收低于该位,至今天欧洲市初段徘徊在1.20边缘。
笔者在5月初指出,英镑兑美元未曾在月线图收低于1.20,故仍可将该位视为长线强力
支持位,中线倾向维持在1.20至1.30波动。现时汇价已跌至上述大型上落区底部,难有
大跌空间,值博率高。英镑兑美元在2016及2020年都曾跌穿1.20,但其后的反弹均
可升破1.40,相信今次亦不会例外,投资者应采取逢低买入策略上,并以1.40为中长线
目标。
《经济通资深市场分析师 郑广复》
*《经济通》所刊的署名及╱或不署名文章,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,并不代表《经济通》立
场,《经济通》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。
返回名家论汇